前幾天寫了我曾遇過的酸漿們, 原本打算利用這幾天把它們的照片做一個整理順道每種酸漿都來寫它一回
不過在核對屬特徵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難題就是 “燈籠草屬的葉序到底是什麼生?”
(繼續閱讀…)
近日天熱少出門, 遇上讓我一見鍾情且想即時投入動筆寫它的植物變少!
於是近日都是待在家中瀏覽並整理硬碟, 選上酸漿們作為近日的功課主題 (繼續閱讀…)
這是很久以前拍的照片, 昨日收到一位網友的來信, 問了水筆仔果實的問題
今日在自己電腦硬碟裡搜尋照片時才發現有一批水筆仔的照片, 庫存著等待著….不知何時能上場!!
許久之前有位網友寫信來問說:
因為看到舊高麗菜日誌裡的圖片, 圖中的根沒有明顯的軸, 不知高麗菜的根到底是鬚根系還是軸根系? (繼續閱讀…)
上回用了扦插的方法種了一盆蔥, 還結了果, 得種子二三十顆…..丟了浪費
於是想從種子開始種起,順道紀錄一下蔥之幼苗發育過程
去年約七月的時候, 當時好像蔥很貴, 所以想自己用阡插的方式種種看
種的蠻順利的,一直活到現在, 還結了果! 於是得種子約十幾粒
忍不住地想看看蔥之種子部的構造, 於是動刀剖了它 (繼續閱讀…)
這年少近青春期的角蘚來自福山, 配合黑色背景, 有點像玉製藝術品!
是林業試驗所福山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員林建融先生分享的照片
特別縱剖基部看基足
110年七月時上大漢山閒晃, 突然在約26-27K的山壁上遇見許久以來一直想親眼看一回的角蘚
遇見當下超級歡喜! 因為圓了一個小小的植物夢 (繼續閱讀…)
上回看樹薯之薯, 這回改看樹薯之樹, 從頭到尾看一回
首先須先感謝八甲休閒魚場、Aria Lai及林熙棟 分享了一些樹薯的相關照片
活了近60歲, 今年第一次吃到樹薯! 好吃….所以想寫一下它 (繼續閱讀…)
鳥友建中前陣子送了兩顆酪梨…..等了幾天後熟後, 心想該如何吃它? (繼續閱讀…)
因為拍了些紫背蘚的照片, 藏在硬碟裡有點可惜, 所以寫完初探多室石地錢科之後想寫一下它
首先必須先謝謝玉鳳與奎宇許久前曾在FB台灣苔蘚生態紀錄誌中幫忙鑑定
奎宇當時還附加說明:這屬的雌枝柄很短 而且雌器床排成一列 片狀體顏色白綠色應該是Plagiochasma rupestre
先學到兩個特徵: 1.片狀體白綠色 2.雌托托柄短 2. 雌托會排成一列
上回寫完石地錢後,搜尋彙整了一下硬碟裡的相關照片, 發現自己看過三種多室石地錢科的植物
包括: 石地錢、瓦氏花萼蘚及紫背蘚, 分別屬於不同的屬 (繼續閱讀…)
石地錢之孢子體就掛在雌托的托盤下方,成熟時整個孢蒴會變成黑色球狀而後爆開散出孢子與彈絲
兩個雌托長得超級可愛! 一旁片狀的雄托於右側 (繼續閱讀…)
其實許久前曾寫過石地錢
原本想避開之前寫過的內容, 只寫近日得到的相關新資訊, 不過還真難取捨
考慮了許久…..最後決定忘了往事, 一切重新再寫一回! (繼續閱讀…)
110.0713 再度上大漢山, 一方面賞鳥散心, 一方面想再採集一次台灣地錢的孢芽
孢芽主要是要給林善雄老師確認缺口處否有黏液毛 (繼續閱讀…)
首先必須感謝FB網友邱麗涓送了許多土半夏的照片
其實我還沒見過土半夏…
從2008期待到現在都還無緣相遇! (繼續閱讀…)
遇過地錢的次數不多, 就兩回, 兩回都在阿里山!
前陣子整理硬碟裡苔蘚的照片,把這兩回的照片集中在一起, 方便日後查詢 (繼續閱讀…)
前幾天三哥打電話來說他們家的芒果熟了, 找個時間過去領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