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學看地錢們, 發現若是有雌雄托, 這些台灣的地錢們好像還蠻好認的!
但若沒有…. 對我來說要認他們有點難!
這陣子與奎宇請教問題的過程中才知道腹鱗片及其附屬品與孢芽杯在鑑別時會被列為主要的觀察重點
隨著看台灣地錢, 也順道仔細讀一下它們身上的片狀體及孢芽杯(包括解剖構造)
做了一點筆記, 因為圖片有點多, ,看起來會落落長….所以想分兩回, 第一回先看片狀體
這幾天因為在玩苔蘚,所以很多時間花在搜尋網路上的資料,尤其是解剖圖
看著看著發現很多雌雄托的解剖圖上托柄側邊都會多了一個”長條形的包包”
這才注意到之前沒有注意到地方, 一個很特殊的構造!! ... (繼續閱讀…)
之前在看苔蘚都只是大略的看, 在植株上找到配子體、孢子體的位置, 另外可能需要知道一些構造名稱, 如藏精器、藏卵器、蒴帽、基足、蒴柄、孢蒴…等,還有老師們特別喜歡考的生命週期圖
這回遇到粗裂地錢, 吸引我的不是上面所提的重點, 而是傘底下孢子體外層層的保護層
去年10月鷹季調查的時候調查員校友兼鳥友的禎祺說:最近有很多人在網路上談碗仔花與牽牛花
回到家開始注意這才發現學校博班的柏豪已經在FB上寫了兩者之間的差異, 包括照片與文字說明
我問柏豪: 若之前標本館裡的標本鑑定錯誤該怎麼辦? 柏豪答說: 可以在上頭貼訂正標籤
記得許多年前一回到學校標本室可能是想去問問題….
剛好一位助理在裏頭做標本, 閒聊時他說: 做標本如作畫…. 包括壓製與布局, 都要把它做得美美的
特別喜歡他的這句話! 話裡有他對植物的深深戀情….
這幾天逛網路專看銳葉牽牛, 網路如迷宮, 逛啊逛地經常忘了之前走過的路 (繼續閱讀…)
以前小時候只知道它叫牽牛花,問了一下正文台語怎麼說? 他答: 牽牛仔花(直接翻譯)
10年前開始注意牽牛花屬的植物時才知在台灣植物誌裡稱之為”番仔藤”, 因葉像槭樹的葉子, 所以又稱槭葉牽牛, 而真正的”牽牛花”則另有其花(學名為:Ipomoea nil),下回可以來寫一下它
首先必須先謝謝月方的朋友分享了胡椒的照片及胡椒果實, 讓我有機會看到新鮮種子裡的外胚乳與內胚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