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藍花楹之花與果

好多年前我把藍花楹的果實帶回家, 女兒說它像Manta ray(魟)

今日把它貼在FB上與大家分享它的曲線美…

有人說像 “魟” , 有人說像”鱟”

鳥友龍豪說: 像打翻的平底鍋, 鍋內菜餚散一地。。。

超級想像, 讓我看了哈哈大笑! 

網路上找到一個魟的照片,剛好褐色,照片連結如下:

頗像的, 因為多年前女兒都說像魟, 所以我也投 “魟”一票

而魟之胸鰭(pectoral fin)形狀也會有變異, 有的會較寬, 側端尖, 有的較窄, 側端圓鈍

若要說藍花楹果實像魟, 就會比較像後者: 胸鰭(pectoral fin)較窄, 側端圓鈍

若就質地來說, 鱟應該會較硬, 這時會覺得藍花楹像鱟

   

若是扳開果實, 兩片開裂的木質化果皮讓我想到–煎餅,魷魚…

正常狀況下果實成熟時沿背縫線自然開裂

  

近看開裂成熟果與種子,這是我扳開的

不知正常情況下會不會像這樣完全開裂

這部分可能需要繼續到藍花楹樹下找找看答案

  

種子具翅, 中央心形,咖啡色

 

99年曾在屏科大校園採摘幾個未成熟果

  

 

做了花的拆解,寫在  

99 梅雨季節所得(4)–藍花楹的花與果  (點選即可進入)

  

當時只拆到這裡…

 

近拍雌蕊與花萼

當細看之時會發現其實藍花楹的花梗甚短

花單生–著生於枝條頂端,不知下方的小側芽將來會有什麼發展?

  

這回主要的目的是要拍這張子房橫切圖

  

與火焰木, 黃金風鈴木, 黃鐘花相同由兩心皮組成

胎座模式也相同, 複製上一篇日誌的內容, 敘述如下:

台灣樹木誌裡將紫葳科的子房內部構造形容如下:

   子房上位, 2室, 每室具二胎座, 或一室具2個2尖裂的側膜胎座

前幾回我們在談黃金風鈴木火焰木時將胎座的型態解釋如下:

   子房由兩心皮組成, 側膜胎座

   兩側膜胎座間增生了假隔膜,將子房分隔成兩室

而這種模式有人稱之為側膜中軸胎座….  也有人稱之為中軸側膜胎座

 

中軸側膜胎座 (axile-parietal placentation)-相關資料

1.FB-植物分類學粉絲專業
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角果 點選即可進入

2.placentation parietal-axile cross section-Wiki 點選即可進入

 

 

好像胎座間的假隔膜不是很明顯??

近看胎座—中軸, 側膜, 側膜中軸??

誰較合理, 就請自行斟酌嘍!

  

 

不過同屬紫葳科Bignoniaceae的火焰木, 假隔膜很明顯!  如上

有人將此型胎座胎稱之為 側膜中軸胎座 (或稱假中軸胎座, parietal-axile)

發表迴響

avatar
  訂閱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