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前兒子還住家裡時一回餐桌上我說了一個自己鬧的笑話
聽了之後他說我笑點很低!!!
這個笑話, 寫在 半夢半醒看雞蛋 (點選即可進入)
前幾天重讀…還是會讓我笑不停!!
不知【笑點】這個名詞打那兒來的?
今日上網查網路得以下說明:
描述一個人多麼容易對事情發笑。相當於沸點(當水變得太熱時水開始沸騰)。笑點是當你發現某件事有趣時你開始發笑的那一刻。
中文單詞“笑點”, 有外國人翻譯為Laughing Poin
這應該只是個日常用語? 不知心理學裡是否真有相同定義的名詞?!
今年端午節時餐桌上換正文說了一個端午笑話,也讓我笑到停不住且難受!!
笑話如下: 屈原的老婆姓什麼?
這幾年發現自己年紀大了, 遇到好笑的笑話, 會笑到停不了
心臟那兒會難過緊繃好一陣子!!
所以心想是否….最好不要聽笑話!!
除了聽笑話會笑之外, 有人搔癢你身體的某些觸點時你也會笑?!
兩個不同事由….為何都會笑? 不知是否都同一神經?
另外正文還說”開心的時候也會笑!
想著想著….讓我想到每個人人生中的第一個”笑”
應該會出現在嬰兒時的時候
不知自己何時第一次笑, 也不知我的小孩們第一次的笑是何時?
不過媽媽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小孩微笑時, 也會很開心地以溫馨的笑容回饋
心靈的交流從此開始…….
“笑”這個字越想越有趣
於是上網搜尋了一下,找到一篇文: 寶寶的第一次微笑代表什麼?
裏頭提到:
寶寶的第一個微笑,在身心發展上有重大意義,它代表寶寶以下重大成長進展:
- 視力發展:代表寶寶的視力已經可以對焦物體,也具有辨識能力。
- 大腦和神經系統:代表寶寶的大腦和神經系統較為成熟,笑容不只是反射性,而是表達情緒,以及展開互動的溝通方式。
另一篇文有點像心理學, 節錄文中兩段如下:
笑不是一種純粹的個體心理學問題。雖然我
們發笑的生理條件是與生俱來的,笑的經驗和表現方式絕大部分都
是在生活世界的特定社會脈絡當中習得的。我們自小便在陎對陎的社
會互動中,不斷地察言觀色、模仿、詴誤而培養出發笑應有的動作和
表情,甚至搞笑的應有的節奏和修辭。換言之,笑的動作雖然是一種
個人的身弖狀態的表現,但它不是個體在全然孤立的狀態下自發形成
的。經過了長期浸潤在各種社會情境當中的耳濡目染和不斷的反身性
調整修飾,我們才形成了具有特定社會風格的發笑方式。所以,儘管
笑本身大多是情緒性的經驗,但絕非漫無社會規則或模式的
不同於哭泣經驗給人帶來哀傷的感覺,笑通常會給正在發笑的
當事人一種愉悅的感覺。當然,這種愉悅的感覺之強弱程度繫乎於好
笑的程度。若放置在光譜中來理解,笑的猛烈程度從淡淡的微笑到猛
烈的大笑這兩個極端,在兩者之間可以有無限多種程度不一的笑。
有興趣的話...點選以下連結可獲全文
幽默的心理緣起與社會緣起一種關係-過程的笑話社會學取徑
https://nhuir.nhu.edu.tw/retrieve/22088/NSC99-2410-H343-025-MY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