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薯之樹

上回看樹薯之薯, 這回改看樹薯之樹, 從頭到尾看一回

  

樹薯屬灌木, 或稱為木薯, 也就是木本會結薯的樹

  

可插枝種植

  

葉互生, 具長葉柄, 可能因為不同品種, 葉柄的顏色會有差異, 不過目前我遇到的都只有紅色

不知道是否都是黃金樹薯 ?

(備註: 黃金樹薯是在台灣對黃色樹薯的稱呼, 真正品種名不知)  

 

這是在武洛溪旁看似無人管理的樹薯小林

  

昨天特地前往, 拍葉子…

先端為幼葉, 下方可以看到兩片托葉(基部紅色)

  

樹薯葉

A&B 葉面與葉背  C.托葉(黃箭頭)與腋芽(紅箭頭)  D. 托葉痕(黃箭頭)與腋芽(紅箭頭) E. 乳液

F.托葉痕(黃箭頭)與腋芽(紅箭頭) +葉痕(白箭頭)

  

掌狀裂葉, 有三裂, 有五裂

  

也可能七裂, 是目前看到最多了裂片數目

     

看完葉子改看花, 這是林熙棟分享的花序照片

樹薯雌雄同株異花, 花序為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 雌花先開, 通常位在花序基部

上圖中可見三個花序, 不過雌花已經結果!

  

林熙棟 分享的照片做了張花序圖

圖中標示:

0. 花序梗  1.花序軸 2.花序小枝  A.花序小枝  B.花柄

加上科博館王秋美博士送的雌花, 如右下之Ff

右上為雄花(Mf), 是一回在美濃雙溪樹木園旁遇見的, 可惜沒有遇到它開花

花不具花瓣, 只具花萼, 雄花花萼基部合生, 雌花花萼開裂至幾近基部

    

這是網友羅玉燕分享的雄花照片, 位在花序頂端有含苞的也有正開的花

  

這是在美濃遇見的雄花, 看起來是已經開過的花, 採了一些回家拍解剖照

花萼基部合生, 雄蕊10, 基部具橘紅色腺體

  

雄花開與含苞(照片分享者: 王秋美)

數一下雄蕊,  真的10喔!

不過這花基部的腺體橘黃色, 不知是品種差異, 還是花開花謝之差異?

  

這是雌花(照片分享者: 王秋美), 基部線體橘黃色

  

科博館王秋美博士分享的另一張雌花照片, 雌蕊單一, 柱頭三裂, 子房具稜, 基部具腺體

 花萼深紅綠色具紅色條紋(與上一張雌花顏色差異蠻大的)

同樣地也不知是品種差異, 還是花開花謝之差異?

  

這是網友jake kung分享的雌花照片

看起來左邊會再開一朵雌花, 中央的花序可能準備開雄花(猜的!)

  

上圖中可見花萼開裂的模樣

雌花好像也可能單獨成一小花序, 另外小枝基部可看到許多苞片及托葉

照片分享者: FB網友 Cheng Maya

  

雄花與雌花, 1.花柄  2.小枝 (雌花照片分享者: FB網友 Cheng Maya)

    

網友Cheng Maya 分享的雌花照片, 一個小分枝上的雌花

可能是花謝了, 花萼脫落, 剛好可以清楚看到中央的雌蕊

  

幾個星期前林熙棟分享了一朵雌花, 把它跟我拆的雄花拼在一起

    

校友季耕也分享了他拍的樹薯雌雄花, 雌花已經開始準備結果

  

這是我在美濃遇見的果實,腺體宿存

  

手指當尺

  

回家拆解

1.果柄  2.果實  2a. 果皮  3.種子  3a.種疣Caruncle

備註: 種疣Caruncle , 中文也有人稱之為種阜, 不過容易與另一個也稱種阜的名詞搞混- strophiole 

許久之前台大的郭華仁老師曾幫忙解說種疣

CaruncleStrophiole這兩個字有人說是同義辭,但是實際上是不同的。 許多種子的種臍附近長有油質體(elaiosome),內含蛋白質與油脂,常可吸引螞蟻;此構造在大戟科種子特稱為Caruncle,有肉瘤的意思,或可稱為種疣。 種阜(Strophiole)則是種臍附近種皮表皮細胞特殊化而成,常見於豆科種子,位置在發芽孔的對面,兩者把種臍夾在中間。發芽孔即是胚根所指的種皮構造,而種阜是紅豆、綠豆等開始吸水的種皮構造

寫在之前的日誌裡:   新的種子問題–Strophiole 與 caruncle   點選即可進入

  

這是林熙棟家種的樹薯結的果實,子房三室,每室一胚珠

 

果實與種子, 屬蒴果, 改日希望能遇到開裂的果實!!

種子灰褐色, 具黑色斑點, 先端具種疣

    

樹薯之樹

  

這是在武洛溪旁看到的樹薯植株

基部的樹枝甚亂!  看起來是無人管理…..

  

前幾天回去拍葉子與樹之時剛好看到空殼的小樹薯

  

中央還有纖維化木質化較嚴重的木質部中心部位

  

讓我想起熙棟分享的樹薯照片中也有小樹薯

樹薯屬於食用的儲存根(塊根), 另有一種不膨大的木質根woody root (或稱為纖維根fibrous root)  

  

上圖中纖細的部分即可稱為木質根, 而膨大的位置即是儲存根

  

兩種根都會先長木質根的部位, 之後到某個時段根內的形成層接到某種訊息後開始分裂產生具有多數薄壁細胞的木質部用來儲存養分,這才形成膨大的儲存根

  

不同部位之縱橫剖

  

初生木質部位在中央, 包括了原生木質部(protoxylem)與後生木質部(metaxylem)

後生木質部在最中央, 原生木質部可能太小, 不容易看見

參考別人拍的顯微照片, 畫了原生木質部(A)與後生木質部(B)

兩者的位置大致猜測於紅色虛線內

兩者的差異:

1.原生木質部的管胞與導管孔徑較小, 無纖維細胞

2.後生木質部的管胞與導管孔徑較大, 具些許纖維細胞

參考文獻:

Development of Tuberous Cassava Roots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Systems Descriptive Anatomy

Anatomical Assessment of Root Formation and Tuberization in Cassava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biologyonline-Dictionary > Metaxylem

   

橫剖由外而內包括了周皮-次生韌皮部-形成層-次生木質部-初生木質部

  因為心偏一邊, 所以儲存的次生木質部大多集中在”右上邊”的部份

  

這是上回日誌中的樹薯橫剖面

123456=周皮-次生韌皮部-形成層-次生木質部-初生木質部

  

熙棟家的樹薯

  

八甲休閒魚場主人分享的樹薯照片

  

我煮的甜湯與排骨湯, 好吃喔!

寫在前一回的樹薯之薯日誌裡 樹薯之薯   點選即可進入

樹薯之樹從頭到腳看一回, 感謝這回分享照片的朋友們(包括林熙棟、 王秋美、Cheng Mayajake kung、季耕、羅玉燕等) 讓這回的樹薯之樹內容更加完整

 

      

相關資訊:

中文名: 樹薯(木薯)

英文名: Cassava,Manioc

學    名: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