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嘗夏南瓜(櫛瓜)

第一次嘗夏南瓜~ 閒閒來寫一下心得……

 

採購地點: 埔里國道六號末端的小市集

學校的金石文老師說: 這瓜發育不良, 因為末端肥胖, 可能是高溫造成的

其實菜攤上有些瓜是棍棒狀, 當時我還以為那些棍棒狀的瓜才是發育不良!!!

就買這兩條….一方面想切切看拍照建檔, 一方面想吃吃看,嘗味道

   

橫剖數片 

 

另一條縱剖

由於是嫩瓜, 其實也看不出什麼特徵

   

依網路上的食譜將橫剖的那幾片沾了蛋液,煎一煎,成一道 “蛋煎夏南瓜”

吃起來都是蛋的香味, 瓜的味道不濃…..可能是挑的瓜不對!! 

真的是挑錯瓜? 

  

再添一道網路上的食譜

縱剖後瓜挖空,加入配料:蝦+洋蔥+毛豆+紅蘿蔔+玉米粒+起士條

  

想焗烤做一道”夏南瓜船” 

  

成品

也是上頭的配料好吃, 夏南瓜好像只是變成了容器,且沒有加分的效果

也可能是我廚藝不佳所致??!!

   

改中式料理, 切小片炒飯, 覺得還不錯,配色效果較大

  

炒麵–當配色瓜

  

   最後煮一道傳統的瓜湯, 夏南瓜貢丸湯, 還不錯

其實後來發現可能是飲食習慣的關係, 還是中式料理方式比較對味

   

橫切那天剛好午餐水果是紅龍果, 於是用了果汁染了一下夏南瓜

  

覺得效果不錯!

 

將橫斷面劃分出三心皮的範圍

 

加大致上的界線   

  

加框填色—心皮內捲近360∘

   

素面橫切面

   

去年冬天在學校了農場裡也種了夏南瓜, 是金石文老師的蔬菜學實習

植株叢生狀

  

當時剛好遇到開花結果期

看起來這花剛謝,  下方的子房乍看之下頗像小黃瓜!!! 幾乎與葉柄同粗(葉柄上有縱紋)

  

葉片掌狀裂葉

  

更早之前(2011年) 還在農場拍過黃色的夏南瓜

       

開花時子房外壁就是黃色, 圖中: F: 雌花  Fr: 果實

果實棍棒狀, 果實之果柄甚粗, 且有凹溝

    

圖中可見雄花(M)+雌花(F)+果實

下回若農場再種, 要抓準時機拍雌雄花盛開的模樣

  

這是網友沈佳靜在FB分享的櫛瓜照片…..綠色的後端沒有發胖, 所以應該是品質較好的夏南瓜(又名櫛瓜)-2023.12.30增貼

原產地為墨西哥,早期在台灣主要以進口為主, 因外國品種較不適合於台灣的栽植,近幾年已經開發出適應本土環境的櫛瓜品種,目前在台灣栽植主要以台南為主

這幾年常會在超市看到(但這瓜呢不怎麼吸引我, 所以後來也沒有再買過!)

  

113.0101補拍櫛瓜, 若是與大黃瓜比, 我會比較喜歡上面的!! 因為從小吃到老!!

裸賣: 新詞, 今天才知道—是不包裝的蔬果, 哈! 鄉巴佬一個

另外明明是草本…..為何要加個”木”字旁!?

是不是因為若沒木字旁, 會變”節瓜” 是冬瓜的一個變種, 又稱為小冬瓜、毛瓜、腿瓜、長壽瓜

這麼一說, 我倒是很想有個機會可以遇到沒有木字旁的”節瓜” (學名:Benincasa hispida var. chieh-qua

 

  

FB裡校友謝伊琳分享她煮的櫛瓜炒泡菜雞肉, 一長串菜名, 櫛瓜-泡菜-雞肉混在一起

誰是主角誰是配角? 烹煮的人可以隨意指定!  也可說它們同台演出…..

        

而櫛瓜也有圓形的品種–大女兒分享的照片(2023.12.30)

傳訊息說她喜歡櫛瓜, 在超市看到圓形的,所以買了回來準備烤一下它

  

請他先幫忙拍個剖面照後才開始煮,得圓櫛瓜之橫剖面

   

挖空

  

把挖出來的果肉+蛋+魚漿放進烤箱烤

  

成品—沒吃到, 所以我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女兒給自己的評語是: 這樣烤沒有比較好吃!

  

相關資訊

中文名: 夏南瓜(又名櫛瓜)

學  名: Cucurbita pepo (葫蘆科Cucurbitaceae)

英文名: summer squash, zucchini

抄一下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的文章: 夏南瓜簡介與栽培概要 的內容

1.夏南瓜由於溫帶地區國家通常於夏季栽培,所以稱之為summer squash

2.103年育成適合臺灣氣候條件下栽培的夏南瓜1-4號, 夏南瓜之生育最佳溫度為晝夜溫25-15℃。發芽適溫則稍高一些,為25℃-30℃。生育期溫度不宜超過30℃,超過30℃之氣溫不僅使生長勢明顯衰弱,花器發育容易不正常,所以台灣地區之平地並不宜在夏天栽培夏南瓜

3.國內有人稱之為「節瓜」,但是這個名稱極為不妥

原因在於「節瓜」為冬瓜之一個變種,亦即節瓜為冬瓜之ㄧ種,與南瓜毫無關係,容易產生認知上之誤解,實不宜以「節瓜」來稱呼此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