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吳少元, 彭淑貞 文: 吳正文
「看過黃頭鷺嗎?」
《廢話!我家旁的水溝邊就有,有什麼好看?》⋯⋯
今天我們和老婆大人參加了嘉義太興「萬鷺朝鳳」的遊程,看了一場完全不一樣的黃頭鷺大軍分列式表演,真是不虛此行。
這是一趟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在推的社區遊程,路程有點遠,一開始還有點猶豫要不要參加,後來想說反正沒去過,外出走走也好。上午從梅山下交流道,開始一路蜿蜒上山,過了太平36彎繼續開向太興。
原本擔心的山間小路路標還算清楚,昨天先在Google map上模擬了一次,也幫助我順利在午餐前的約定時間內抵達。
因為鷺群是傍晚才會從清水溪谷往上游飛進來,所以遊程就從午餐開始。遊程安排相當輕鬆,就是午餐跟等鷺,等鷺的時間承辦的中華鳥會還安排了太興的製茶廠參觀及茶席品茶。
對我這個完全外行的人來說,拿什麼好茶給我喝多算是浪費,但一伙人坐在茶園間的茶席上品茶,感覺上還是有點詩境的畫面。
一面等鷺,一面喝茶,一面閒聊……,忽然聽見有人大喊「來了!來了!」,只見一長串的黃頭鷺大軍由清水溪谷飛起,漸次盤旋,溯溪而上,飛向鳳凰山……(這就是「萬鷺朝鳳」名稱的由來)。過沒多久又聽見有人大喊「又來了!又來了!」又見另一串黃頭鷺大軍升起……。如此數回,估計今天所看到的鷺鷥群約有3、4千隻,分數批在山谷間盤旋飛繞,就像黃頭鷺大軍的分列式表演,甚是壯觀,直至天色漸昏暗大家才依依不捨離開。
因太興周邊大多為茶園及檳榔園,其他鳥種紀錄不多,但光看一種黃頭鷺表演就值回票價。只是今天參加的人有點少,聽說是因原本是上週的行程,被莫蘭蒂颱風耽擱改期後,許多人都無前來,真是可惜了。
活動紀錄幻燈片欣賞 (在此停留片刻共44張)
黃頭鷺相關資訊
黃頭鷺非繁殖羽 攝影者: 吳少元
「黃頭鷺」是臺灣常見的一種鷺鷥科鳥類,全身羽毛白色,與其他的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等都被通稱為「白鷺鷥」。
黃頭鷺繁殖羽 攝影者: 吳少元
黃頭鷺在春夏繁殖季時頭頸部會換上橙黃色的亮麗羽毛以吸引異性,因而得名。不過牠們到繁殖季過後(大約秋季)又會褪去橙黃色的羽毛了。
黃頭鷺繁殖羽步行版 攝影者: 吳少元
黃頭鷺繁殖飛行版 攝影者: 吳少元
一般的鷺鷥科鳥類喜好在水塘或溪流邊覓食魚蝦,但黃頭鷺則不同,他們通常會在旱田或草地上捕食小昆蟲為食,尤其在農民驅牛耕田時,許多小蟲會因驚擾而四處亂竄,這時更常見大批黃頭鷺跟在耕牛背後捕食小蟲,所以也因而被叫做「牛背鷺」。只是近年大多以耕耘機取代耕牛,雖然黃頭鷺群仍會跟隨著耕耘機覓食,但「牛背鷺」這個名字可就有點名不符實了
黃頭鷺廣分佈於世界各地,亞洲主要分佈於南亞、東南亞至東亞的日本南部地區。在臺灣,黃頭鷺的棲留習性被認為有留鳥、夏候鳥、冬候鳥、過境鳥等不同族群,也有部份島內遷徙的現象。
太興這裡成群的鷺客可能是真正的陸客來臺,這群鷺客從華南渡海來臺後沿濁水溪溯清水溪而上,在翻越阿里山山脈後將飛向何方,歡迎大家一起來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