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蒺藜的花雖然長得很普通, 但是果實很特別..特別得想要看透它!
所以遇到這種特別的果實通常會讓我執意地要拆到這樣為止
其實有點想把種子取出來, 不過真的太小了,要取出完整的種子不是很容易
這是果實的的小果,小果中有四粒種子
在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裡描述蒺藜屬果實特徵為: 離果 5 稜,常具棘刺或疣突
照片中的果實中央還可以看到花柱柱頭留下的痕跡, 一個淡褐色圓點
除了具刺之外果實表面有許多細毛
雖然這回的主題是剖果, 不過還是想從花開始談起,不過只是點到為止
蒺藜屬花的特徵中如花徑大小, 花柱的長短,花梗的長度可以做為鑑別的判斷依據
詳細情形寫在上一回的日誌裡—賞花–台灣蒺藜(A) 點選即可進入
那天從林邊溪口採回來的樣本裡有一個花苞,隔天一早開了花, 傍晚花謝
枝條上可以看到 :
1.剛謝的花 2. 可能是前幾一兩天開過的花準備結果, 3.長出棘刺的年幼果實
特寫一下,還可以看得很清楚五裂的柱頭,子房外披細毛,棘刺尚未出現
棘刺冒出, 大致上可以看到果實上有細毛, 細毛底下有疣狀突起
在Notes on the flora of Taiwan(18)—Tribulus L. (Zygophyllaceae) 文獻中把這基部具疣狀突起的細毛形容為 Long pustulate hairs (翻譯為長膿包狀毛)
其實仔細看果實上還有其他型態的毛
毛的型態大約有兩種, 一為長膿包狀毛(1), 另一個為短絲狀軟毛(2)-short sericeous hairs
另外在棘刺上也長了密密麻麻的細毛(3)
再放大看仔細些….
果實屬於離果(schizocarp), 每個小果(分果) 具棘刺
果實成熟時個小果分離落地, 若有動物經過時會穿刺到動物之腳底(或人之鞋底)達到傳播的目的
成熟的果實各小果極易分離, 取出一個小果….
前幾天貼台灣蒺藜的花於FB上時鳥友 朱雲瑋 說:
蒺藜很恐怖的,會刺穿薄一點的拖鞋呢!
當時沒想到這刺是蒺藜果實種子的傳播策略!
之後在FB植物微距攝影的社團裡植友楊承瑞先生也提到:
分果片掉到地上之後一定會有刺是朝上的,動物踩到之後可以刺破動物的皮膚讓動物帶走…
參考文獻:
1. The sadistic dispersal strategy of the puncture vine—點選即可進入
2.Tribulus terrestris -Wikipedia—點選即可進入
去除外層肉質果皮可見堅硬木質的內果皮, 所以每個小果(或稱為分果) 是核果
五個小果, 以不同角度擺放
小果的內側與外側特寫
去除外層果皮後, 大約可以看到裏頭種子的模樣–共五個
分果內的種子數了一下可能只有四個
切深一些, 可以看到種子
再往深一些, 可以看到種皮與胚
縱剖小果與完整小果合照
換個角度縱剖看種子
剛好切到種子與種子交接處, 大約可以猜測種子的形狀–水滴狀
最後做張果實解剖圖作結尾, 圖中標示如下:
1.基部具疣狀突起的長細毛 2.短細毛 3. 長在棘刺上的細毛(也是短細毛) 4.棘刺
A.肉質果皮 B.內果皮 C. 種子 C1 種皮 C2 胚
住在海邊, 不知果實可否海漂?
0627收到網友 秋伶寄來的禮物台灣蒺藜之果
補拍果實正面獨照
背面獨照一張
置入水中, 浮在水上—-只是不知等會兒會不會吸水下沉?
下沉與否?, 得一答案還可順道看看是否可以發芽?
感謝秋伶送的禮物, 心中歡喜!
若真發芽…可以再寫發芽日誌……等待中
相關資訊:
中文名:台灣蒺藜
英文名:Taiwanese Puncture Vine
學 名:Tribulus taiwanense T. C. Huang & T. H. Hsieh
果實之特徵:
1.果實屬離果,各分果屬核果
2.分果長橢圓形中央兩側具一對棘刺,外側果皮上具三種型態細毛:
(1)基部具疣狀突起的長細毛 (2)短細毛 (3) 長在棘刺上的細毛(也是短細毛)
(4)各分果上具兩對刺 兩大兩小
3.每分果內含種子3-5顆,水滴狀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