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太平洋溫桲的種植地點在學府路上
靠近牧場一側, 畜牧場入口不遠處
樹下有解說牌
屬落葉性喬木
奇數羽狀複葉,簇生於老枝先端
小葉長卵形或長橢圓形,基部圓鈍先端漸尖,有鋸齒緣
果實屬於核果(採集日期:101年9月25日)
中果皮肉質成熟時鮮黃色
台灣樹木誌裡把太平洋溫桲的屬名翻譯為 黃酸棗屬(Spondias)
果肉酸酸的, 聞起來味道像醃過的橄欖!!!
不過真正醃漬太平洋溫桲時好像喜歡用這種未成熟果
還沒醃過, 看往後有沒有機會取得未成熟果醃一回…
內果皮木質化, 不規則多分歧,五室
若每室授粉發育成功則每室一種子
太平洋溫桲的花序高高掛在樹上採不著…
所以只好等明年花朵盛開時看是否可以採到較低的花序
先貼上以前拍攝的花序屬圓錐花序
很想詳細再看看側枝花序是不是由聚繖花序組成
如果是那就必須改為密錐花序
查證後補上 ..
不過上回有拍到花朵特寫–開花後雌蕊會由黃白色漸漸轉為綠色
一旁的花苞上可見花萼
花瓣含苞時會由綠色轉為黃綠白再轉為黃白色而後開放
花瓣黃白色, 雄蕊8-10,具花盤,雌蕊縱向5深凹裂,花柱柱頭5
這是以前拍到最近最清楚的特寫
這是junejasmine分享的花朵顯微照片
在她那兒還有很多精采照片喔!
可以一系列看到雌蕊從開花到結果的變化
網址連結如下:(東青農場-太平洋溫桲)
https://tw.myblog.yahoo.com/donchin168/article?mid=5576
數了一下上面照片的的花柱6喔!(一般以5居多)
花柱不知最多可到多少?
註:使用的儀器 USB數位顯微鏡
而我跳過這部分的變化,從小小果實開始看
先端可見五個花柱與柱頭脫落後留下的痕跡
再長大些, 痕跡依然存在(好像更明顯)
側面看可以看到縱向深凹裂留下的痕跡
再長大些,可能是因為變胖, 縱凹裂痕變淺
再大些, 外果皮由深綠轉為褐色
昨日查詢資料時發現太平洋溫桲的品種可分矮性太平洋溫桲與大太平洋溫桲
改良過的矮性太平洋溫桲據說酸度減弱
不知果實大小是否也有差異 ??
也不知學府路上的太平洋溫桲是屬於哪一品種?
若您知曉,歡迎協助解答分享!!
這回就先到此告一段落
有空可以到我們校園走走…
在學府路畜牧場入口旁尋找這回的主角–太平洋溫桲
太平洋溫桲相關資訊
中文名:太平洋溫桲
英文名:Golden Apple , Otaheite Apple , Tahitian Quince
學 名:Spondias cythera Sonn(漆樹科Anacardiaceae)
主要特徵:
1.太平洋溫桲屬落葉喬木
2.葉互生,具長柄,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小葉葉片長卵狀卵形或長橢圓形鋸齒緣
3.花序屬圓錐花序,花乳黃色至淡黃色, 花萼4~5裂;花瓣4~5枚
4.雄蕊 8~10枚,具花盤,子房上位 4~5室,縱向深凹成4-5裂, 柱頭花柱4-5枚
5.核果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中果皮肉質(可食),內果皮木質堅硬多分岔,4~5室,每室1種子
6.種子長橢圓形略彎曲, 淡黃褐色,長約1-1.5cm, 寬約 3-4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