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回食用果實, 把這四種類型果實全寫在一塊 (繼續閱讀…)
這回換漿果
漿果定義:
由單心皮或多心皮合生雌蕊的上位或下位子房發育而來的果實,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內果皮肥厚柔軟, 各小室內包含漿質狀構造或漿質物質,果實內含1~多粒種子
上圖中的果實全是漿果
1-6是由子房上位的花結的果,或許可以稱之為子房上位型漿果( superior berry)
7-12由子房下位的花結的果,或許可以稱之為子房下位型漿果( inferior berry)
在 Plant Life of Kentucky: An Illustrated Guide to the Vascular Flora 一書中有用到 inferior berry 一詞
前幾天正文找碴…問說: 龍眼算是甚麼果?
我說: …ㄟ…我也不知道!! (繼續閱讀…)
蓇葖果與蒴果的食用果實難找!! 所以這回就這兩種, 各舉一例看它們開花結果 (繼續閱讀…)
莢果 Legume,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這些我們吃的豆子, 目前食用的豆子大概收集到這幾種
先抄一下定義
1.台灣樹木誌
由單心皮所成, 乾燥後內外兩縫線開裂, 有時莢果不開裂而以斷裂方式成為節莢
莢果是由單子房的一個心皮發育而成,成熟時沿兩縫合線開裂,果皮裂成兩瓣,如:
聚合果 或 稱集生果(Aggregate Fruits)是由一朵花中的多數子房發育成小果並集生於中央突起的花托形成的果實,如草苺、釋迦。
目前在常見水果裡大概只想到這兩個! 所以這集的成員較少只有兩種,就它們兩個
複果(Multiple fruits) : 或稱多花果、聚花果、複合果
由整個花序發育而成的果實, 花序中每一朵小花發育成一個小果,舉例如上圖
發現上面三種都是桑科的果實! 這幾天都一直繞著桑科打轉, 包括上回的隱花果 (繼續閱讀…)
隱花果 (Syconium)
肉質的花序軸緊縮後內凹成球形,使整個花序隱藏其中的隱頭花序所結的果實,屬於多花果的一種, 如榕樹,愛玉及無花果的果實
這回挑了兩樣植物, 一是愛玉, 一是無花果 (繼續閱讀…)
因為遇不到功能性雄株的卡普利系無花果樹(functional male caprifigs) 及無花果小蜂(fig wasps),所以圖中的短柱型雌花(或稱蟲癭花) 及小蜂用畫的, 試做了一張無花果與小蜂的關係圖
先貼一張大圖–在這圖中有著薜荔與薜荔容小蜂不同的命運
其實對我來說這故事還挺複雜的, 每回都須靜下心來慢慢想才能道出裏頭的細節!!
這回想透過圖片的組合整理,希望能讓自己可以更熟悉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
先挑一個我最喜歡的迷你小花–笑靨花(分享者:林建融)
能把這麼小的花拆得這麼細, 需要超級的細心與耐心,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熱愛植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