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好幾個玉米, 看到這個難得的畫面–美! 自己稱讚一下!
真的是拆得恰到好處
玉米基部的那塊咖啡色的三角形即是今日的主角之一 —-黑層(black layer)
因為是一薄層的構造,顏色黑褐色 所以稱之為 黑層(black layer)
也有人稱之為 brown abscission layer 或 black abscission layer
其實上一回日誌的圖片裡就有出現了喔!
當時我還不知道它叫做 ” 黑層 black layer”
這是很久前拆的玉米 (約1年前)
若是用力些, 會把黑層連同果皮種皮一起剝除,露出胚近胚根的一端
玉米是否完全成熟可以由黑層出現與否來判定
玉米的成熟過程中原先內部的胚乳為液狀,隨成熟度增加會從頂端的胚乳開始轉為如麵糰狀而後硬化,玉米粒內此液態與固態胚乳的界線會隨成熟度增高逐漸往基部移動
硬化的胚乳與麵糰狀胚乳的界線稱為乳線(milk line)
乳線的高度會隨成熟度增加而逐漸往基部下降
這是更久以前拍的照片, 不知乳線是不是那條半透明與不透明胚乳的界線?
當所有胚乳硬化,糖轉化為澱粉, 養分堆積停止後玉米即已成熟, 於尾端的細胞死去而變黑–形成 “黑層”
此時不管是任何物質都無法進入,包括水分與乾重物質
由黑層將外界隔絕,玉米逐漸喪失水分而乾燥
——————————————-
接下來想仔細看一下胚根,胚芽與子葉的立體形狀
因為每次看書, 都只看到平面的對剖圖!!
若是再用力一些—可以看到胚根的尾端露出
拆解玉米時看到的不同模樣,都可以用來揣摩用
玉米裡這塊盾狀的子葉是以環抱的模式將胚根與胚芽抱住
看一下相對位置–胚芽及胚根躲在那條中間的隙縫底下
所以若是再回過頭去看–上回日誌圖中的I 應該也是屬於子葉的一部分
您認為呢?
將子葉對半扳開,可以看到胚根,胚芽與子葉的連接立體圖
特寫一下
換個角度
不過還是沒有看到確切的糊粉層位置
–您認為這張圖裡是不是可以看到糊粉層
這張圖上的果種皮上粘著的那一小塊白色片狀物是不是糊粉層的一小塊被撕裂了
目前我只知道糊粉層在玉米裡是胚乳裡唯一活著的一群細胞
其他的都死了唷!
再寫一回問題更多
上一回還有問題還沒解決
找外子葉(epiblast)–第一次認真看玉米構造(1)—點選即可進入
需要大家的協助喔!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