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仁舅之果隨意看

許久之前曾在屏科大校園裡看過欖仁舅開花, 之後忘了去看結果!

今年8月時在高雄衛武營都會公園裡賞鳥巧遇欖仁舅結果

一個在屏科大未完成的願望, 在高雄衛武營裡實現! 也算不錯的啦!

不過還是希望有一天能記得去拍屏科大的欖仁舅之果!

 

這回先看高雄都會公園的欖仁舅結果, 時間是109年8月17日

   

一開始看到它, 其實忘了它是誰!

後來是鳥友幫忙才知它是欖仁舅….這才突然想起NPUST 的欖仁舅拍了花, 但忘了追果!

欖仁舅因為葉子似欖仁葉而得名, 拍了一下葉之正面, 樹上還結了不少果實

 

依慣例翻過來拍背面

  

順便跟欖仁的葉子比一下

   

近拍果實, 欖仁舅之花序屬頭狀花序, 結果時小果於花序上聚集成球狀

        

果實成熟乾燥後外表會有一層構造脫落

   

這是我採了回來的果實, 打算剖看果實構造

  

拆之前先近一點拍整體

  

再近一點…

剛開始時我先猜紅色箭頭的位置是小果的位置

  

拆開來, 總是覺得這果實怪怪的

其實有的時候是有點懶,另一方面也不太喜歡在看植物前翻書, 這樣比較不會背書牽著鼻子走!!

得不到解答,於是開始上網找,但找不到欖仁舅的小果照片可以比對

翻書–台灣樹木誌上說:種子具翅, 但也看不到翅?

   

 

在FB上提問, 看了神之雫(林熙棟) 回應分享的照片才知道拆錯地方!!!
  
  
這才重新拆解, 用力扳開中央的硬球,原來果實躲在硬球裡!
    

這顆原本被誤認為小果的傢伙, 是宿存的小花花萼萼筒

  

“小花與子房”-“宿存萼筒與小果” 的相對位置, 如上圖

  

把整個頭狀花加進來, 黃色線為小果, 紅色線為花萼基部萼筒的位置, 結果過程也會跟著增大硬化,還會披毛!

  

把結果前與結果後的頭皮相比, 這果實表面密披細毛

    

果實乾燥表面的宿存花萼先分解脫落, 自然狀態下花萼脫落之後裏頭的小果也會開裂

   

先不等它自然開裂, 所以把它敲開— 因為急著想看果實

  

單獨的小果先拍獨照

    

敲開來, 終於看到了具翅種子!! 一個果實裏頭的種子還真多!!

另外除了具翅種子之外還有一些不完全種子

圖中標示: 1.果皮  2.中軸     4.種子  5.不完全種子,  3.胎座(猜測)

    

果實中軸兩側還有兩條細長錐狀物

猜測它是懸垂胎座…或是原本中軸之後脫離? 還是只是乾裂?

  

種子就都黏在這兩根細長錐狀構造上頭, 種子黏與不黏(散開) 的模樣比對

上網看是否可以查到一些相關的資料

收集了資料裡敘述如下:

Ovary 2-celled, each locule with numerous ovules on a placenta attached to the upper third of the septum

Ovary 2-celled, ovules numerous in each cell, pendulous on axile placentas attached in upper third of septum

  

做了一張猜想圖…

後來有找到一個網站提到同屬的植物Neonauclea glabra 花的特徵裡有提到懸垂胎座 “Ovules numerous on pendulous placentas”

pendulous placentas 有人翻譯為懸垂胎座或頂生胎座

Australia Tropical Rainforest Plants-Neonauclea glabra--點選即可進入

到底是怎麼回事?  可能須等開花時再剖一次花拍詳細一些  

這回的欖仁舅之果就先到此, 若下回真拍到更詳細的胎座圖, 再來補貼

   

欖仁舅相關資訊

中文名:欖仁舅

學    名:Neonauclea reticulata (Havil.) Merr. (茜草科Rubiaceae)

英文名:Flase Indian Almond

後記:    

105年其實我有回學校在探一回,頭狀花開花後變成這副模樣–綠綠的就只這三顆

心想等再成熟些再來巡巡看, 之後就忘了!

  

這回搞懂它得果實構造之後, 覺得這屏科大的欖仁舅果實超怪異,感覺是生病了

  

這蟲做的小果讓我聯想到今日我們餐桌上的水果-鳳梨!

 

發表迴響

avatar
  訂閱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