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夏日植物戀曲(2)-九層塔幼苗成長紀錄

現在觀察植物都以隨緣的態度進行, 不很積極

遇上一個主題植物若有種子就公式化的想從幼苗開始看起, 從小紀錄—就像之前育兒一樣

   

有時會遇上像這種情況—特殊的小堅果(具黏液的表皮細胞) ,會特別興奮!!

因為找到一個主題可以忙一陣子,讓日子不無聊,可在搜尋解答中打發時間

黏液細胞的部分等下回再來看, 這回先寫種植紀錄 

   

按照慣例第一步驟拍花-果實-種子

  

花萼鐘形, 花瓣分上下唇, 上唇4 齒裂,下唇闊卵形, 雄蕊四枚, 雌蕊單一, 子房四深裂

花序若看單節屬 輪狀聚繖花序(verticillaster)-兩個聚繖對生看起來像輪狀

圖中標示: 1.苞片  2. 花萼   3.下唇   4.上唇  5.雌蕊  5a. 子房  6. 雄蕊

   

若看整串有學者把它歸在密錐花序(thyrse)

左側小圖–呈現節上兩個對生的聚繖花序

  

從結果的階段看輪狀聚繖花序+宿存花萼+小堅果

   

小堅果躲在宿存花萼裡

   

種子躲在小堅果裡的模樣如上圖

紅色剪頭: 宿存花萼   黃色箭頭: 小堅果  白色箭頭: 種子

     

九層塔的小堅果遇水時會釋出黏液, 這種現象稱之為Myxodiaspory (暫翻譯為黏性散殖)

“黏液” 有幾個不同的英文名

1.myxocarpy –黏性果實

2.myxospermy–黏性種子

3.mucilage–黏液 

4. gel–膠質物

  

取出九層塔黑色米粒狀的小堅果放入容器中

   

泡水後釋出黏液的模樣–有些學者稱為黏液繁殖體(mucilaginous diaspores)

釋出的黏液(或稱膠質物gel)含親水性之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 )及葡甘露聚糖(glucomannan),這些多糖類原儲存於果實或種子的表皮細胞之細胞壁中,遇水釋出變成膠質物, 這些膠質物可以協助小堅果保持水分增加發芽的成功率

     

將露出黏液的小堅果剖半, 隱隱約約可見種子內的兩片子葉

另外還可以在黏液裡看到放射狀的物質…這部分留下回再說

 

泡水後約一天即可露出胚根~

看到這圖像, 會讓我聯想到杓鷸們!!!

  

順道貼一下今年在高屏溪看到的紅腰杓鷸...頭圓圓嘴巴長彎長彎形,隨意聯想!!

       

  這回種植的九層塔從小堅果種到露出兩片子葉紀錄如上縮圖

    

觀察種子發芽我喜歡用水耕, 因為這樣可以比較容易觀察各部位不同成長階段的模樣

   

小堅果很多….所以有些則直接播種至土中

   

上縮圖是從兩片子葉開始記錄…

 

整個從小堅果到幼苗成長過程做成幻燈片檔(停留片刻, 共12張幻燈片)

整個過程算是很普通的種子發芽歷程,最特殊的就是泡水後會裹上一層黏液(膠質物)

     

這回種九層塔失敗過兩三回, 主要是因為夏天太陽太大, 擺在戶外中午忘了移至陰影處被曬乾了!!

  

好不容易…每日提醒自己要注意接送時間, 這才得幼苗數株

目前有些幼苗已長出真葉數枚, 打算就種到這…

  

在住家巷子裡散步發現上回我擺九層塔盆栽的地方長了它的小苗

   


與我種的小苗拍張合照比比差異 , 發現還是老天爺比較會種??!!!

甚麼原因? 土? 光? 水分?  還是九層塔它就是喜歡自由??!!

FB的網友 黃帥哥 選擇水分與自由, 我覺得有理!!

  

差異特寫, NPUST 的金石文老師說 : 有點複雜:

1,移植時期或方法造成短暫生長延遲。

2,土壤、肥料的差異。可能是主因。

以上答案供大家參考…..

  

另外之前我常會用插枝的方式種植, 成功好幾回喔!!

採摘植株頂端的枝葉,直接插入土中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插枝長大後就變這樣...比從小堅果(種子)開始種起容易許多!!

  

不管是實生還是插枝到後來都可開花結果

 

我喜歡九層塔的味道,做菜時常會用到,所以家門前長期都有九層塔盆栽備用!

例如煮紅燒吳郭魚的時候,加了九層塔美味可加數級!!!

 

九層塔屬1年生或多年生小灌木, 要漲這麼大不知需多少年?

另外圖片中其實有兩株九層塔, 一株是綠梗(右), 一株是紫梗(左), 兩者屬不同品種

 

   

相關資訊:

中文名:九層塔(羅勒)
英文名:Basil,Sweet Basil
學    名:Ocimum basilicum L. (唇形花科Labiatae)

關鍵字:

Myxodiaspory

myxocarpy 

 myxospermy 

mucilage

gel

發表迴響

avatar
  訂閱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