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解釋羅望子的果實構造–節莢果

今天為了那一層膜,重返屏教大想碰碰運氣—看是否可以撿到果實

果真如願!

 

這回重新回去採樣的主要原因是前年忘了拆包圍在種子外的那層膜

不知大家吃羅望子的時候,會吃到哪一層?

 

我呢! 會堅持一定吐出來的種子要有光亮的外表!

 

有時候我會把那層膜咬破之後吞下那層膜,但有時候也會吐出來

這回我用手剝的, 主要想看這層薄膜與種子的關係

   

在薄膜尚未剝除前,前後左右拍一回, 找看看有沒有原始破洞或開口

看起來應該是沒有!

如果是您,會如何解釋可食的部分薄膜果實哪一部分構造??

  

再開另一個果實,剝開外頭硬的木質果皮

想改用另一種方式拆解–將一整的可食的部分含進嘴巴

 

吃掉可食部分—剩下這樣的模樣

讓我想到以前日誌裡曾經談過的節莢果

 

長型豆莢的果實內部分成好幾節(室) –室與室之間沒有相通

 

於是我把羅望子的可食部分分節如上,每一節都像獨立的單元

  

去除可食部分及薄膜厚的樣子,如上

 

再換另一種方式拆解–剝開外殼

 

在水龍頭下沖洗–洗去可食部分

 

您認為若是歸為節莢果,是否合理??

若是合理,那麼可食的部分是否可以解釋為中果皮

內部膜質的構造是否可以解釋圍內果皮

   

貼上果實種子的完整拆解圖

歡迎協助解答喔!   

   

這是我今天的收穫

  

樹上還有很多!~

撿拾的時候,一直聽到落果的聲音

羅望子的果實不開裂

但是很多果實在落地的時候 –常常 "啪" 一聲 摔破了

因為可食所以種子傳播就靠我們這些貪吃的動物!

 

撿拾地點: 屏教大校園

 

73年的時候學弟妹們再羅望子樹下拍合照–裡頭沒有我喔!

  

 

備註:

1.以前寫的節莢果相關日誌 

99.04 NPUST花果訊(3)–阿勃勒的節莢果 

    

再談節莢果及其分類  

節莢果 (loment)

 

2.羅望子相關日誌

  • 嘗試解釋羅望子的果實構造–節莢果
  • 再看羅望子有趣的問題–假種皮與果肉之區分
  • 難忘的滋味 "羅望子"—屏科大校園植物
  •  

    別人的網站資料

    http://www.stuartxchange.org/Sampalok.html

    Tamarinds (Tamarindus, Fructus Tamarindi) chestofbooks.com

    發表迴響

    avatar
      訂閱  
    通知